春節假期,遊客在三亞紅色娘子軍景區遊玩。 記者 陳聰聰 通訊員 嘉嫻 攝
鹿回頭風景區夜景燈光璀璨。記者 李學仕 攝
春節假期,熱鬧的三亞灣新春集市。記者 李學仕 攝
三亞新聞網2月14日消息(三亞傳媒融媒體記者 胡擁軍)一座城市的“味道”,最接地氣的就是那些隱藏在街巷之中的“煙火氣”。
烤羊肉串、缽缽雞、鐵板魷魚、麻辣燙、烤魚、小龍蝦……春節假期,三亞旅遊市場持續升溫,餐飲行業接待火爆。夜幕降臨,眾多市民遊客選擇來到各個夜市,體驗海島夜晚的別樣風情,吃海鮮、品美酒、購買特色手工藝品,城市“煙火氣”撲麵而來。
2月12日晚,來自長沙的遊客劉向東和女友結束了一天的遊玩,來到吉陽區迎賓海鮮廣場遇見·三亞迎賓大夜市準備一飽口福。流光溢彩的古風花燈、小巧玲瓏的紅燈籠、鞭炮狀的小彩燈……站在大夜市門口往裏看,各色花燈層層疊疊,五彩繽紛。看見如此美景,劉向東和不少遊客一樣,忍不住駐足觀賞、拍照留念。
夜市裏攤販售賣的商品琳琅滿目,檔口的各式美食飄香,海南本地的清補涼、菠蘿飯、竹筒飯、海鮮燒烤、抱羅粉等特色美食引來眾多遊客品嚐;除了各式小吃、美食,這裏還增設了“年貨大街”,讓現場充滿了濃濃的年味。
“來到夜市,能在商家此起彼伏的吆喝聲、介紹自家美食的爽朗笑聲中,感受到三亞正在熱情地歡迎我。”劉向東說。
“幾十家攤位幾乎全部營業,除夕夜至今,每天的客流量爆棚,平時攤主都是淩晨2點左右收攤,春節期間,到淩晨4點左右才收攤。據初步統計,夜市的垃圾清掃量是平時的兩倍多。”三亞吉陽區迎賓海鮮廣場相關負責人告訴記者,他們用海南本土特色小吃及全國各地名吃“俘獲”消費者味蕾,能夠滿足廣大市民遊客夜間休閑生活需求,帶熱三亞“夜生活”,繁榮三亞“夜經濟”。
商品街是一條繁華熱鬧的長街,共有十三條小巷子,在一條條的巷子中不僅藏著許多美食,還有很多精品商店;
白天買海鮮,晚上逛夜市。第一市場夜市可謂是“聚寶地”,涵蓋多種多樣特色產品,足以讓你流連忘返;
位於海棠區的林旺夜市,集海南特色小吃於一處。牛雜煲、鹽焗文昌雞、清補涼、烤魚……隻有你想不到,沒有你吃不到。
夜色闌珊,山下萬家燈火,山上玉樹瓊花,夜空五彩斑斕,三亞的另一麵讓人目眩神迷。
沿著河畔行走在三亞河兩岸,絢麗的燈光將城市的夜晚點亮,為其披上如幻的色彩,河岸上的彩燈為樹木裝扮上“彩妝”。“我們每天吃完晚飯都會沿著三亞河散步,一邊吹著晚風,一邊欣賞兩岸的彩燈,很愜意。”來三亞度假的郝鵬飛和芮亞麗停下腳步說。
“夜,靜靜的,遠處是海浪的聲音。閉上眼,就仿佛看到碧藍色的海水和蔚藍色的天空,心情隨著波濤而起伏,快樂一點一點地溜出來。”來自天津的遊客李梓軒認為夜晩的蜈支洲島特別有詩意。
夜遊鄉村逐漸成為遊客的“新寵”,近年來也成為三亞的夜遊新業態之一。育才生態區那會村委會後靠村是一個青山綠水環繞、空氣清新、原汁原味的生態苗村。“這裏的風景很優美,滿足遊客‘吃住遊’等不同的體驗。”後靠村致富帶頭人盧學玉充分利用自然環境優勢,帶領村民成功打造了草地露營、燒烤、遊河等特色鄉村遊項目。
三亞水稻國家公園結合自身條件,精心打造出了大地之夜恐龍聲光秀、稻田盛宴餐飲等富含景區特色的旅遊產品,為遊客的夜間出行提供了新選擇,豐富了三亞夜間旅遊市場。
“這裏有翠綠喜人的千畝南繁水稻田、五顏六色爭奇鬥豔的美人蕉和三角梅花海、栩栩如生的恐龍奇幻景觀,很美。”在三亞水稻國家公園,來自四川自貢的黃章輝和他的朋友被夜間稻田風光深深吸引,他們擺出各種姿勢,盡情打卡發朋友圈。
“伴隨著鳥兒的清脆歡鳴,沿著臨春嶺森林公園登山棧道一路前行,途經對弈台、鳳凰林、半山攬月、茶亭、瞭望塔,最後到達海拔196.5米的公園最高處逐鹿台,在此遠眺三亞夜景,呼吸新鮮空氣,所有煩惱都被拋在腦後。”陪著孩子登山的湖北荊州遊客章自成說,登上山頂看夜景,夜色闌珊,燈火輝煌,整個城市盡攬眼底。
“逛夜市、品美食、賞夜景,‘夜三亞’不僅有‘吃住行遊購娛’一站式消費體驗,更融入夜間運動、學習等消費新場景,讓鹿城的夜晚越夜越有‘味’。”三亞市海鮮餐飲協會秘書長汪裴說。
原標題:新春“夜經濟”釋放三亞消費新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