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19日,三亞崖州灣科技城深海裝備加工與裝配中心,一名技術人員正在操作數控臥式機床裝備。 三亞傳媒融媒體記者 袁永東 攝
2月19日,甲辰龍年第二個工作日,三亞市打造海南自由貿易港科創高地現場推進會在崖州灣科技城召開,旨在讓全市各級各部門從崖州灣科技城的發展曆程中深刻領悟推動三亞高質量發展的邏輯密碼,進一步凝聚“舉全市之力建設崖州灣科技城”的思想共識,著力提升各級領導幹部推動高質量發展本領,樹牢“項目為王”理念和“大抓項目、抓大項目”的鮮明導向,吹響奮戰一季度、確保“開門紅”的集結號、衝鋒號,加快打造海南自貿港科創高地,全力推動三亞高質量發展。
作為龍年“新春第一會”,三亞市打造海南自由貿易港科創高地現場推進會為何選擇在崖州灣科技城召開?
自2019年正式啟動建設以來,三亞崖州灣科技城深入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關於海南工作的係列重要講話和指示批示精神,特別是2022年4月習近平總書記在科技城考察調研時的重要指示,在省委、省政府全力支持和市委、市政府堅強領導下,對照《海南自由貿易港建設總體方案》任務要求,聚焦打造自貿港科創高地,圍繞南繁種業、深海科技,服務壯大國家戰略科技力量,堅持科技立城、產業興城並重,係統謀劃科研基礎設施和創新平台布局建設,不斷完善配套服務保障體係,著力提升創新能力、紮實推進產業培優,努力培育差異化競爭優勢,保障高能級科創平台落地運行,產業化發展步伐持續加快,產學研融合互促取得實效,以一流營商環境助力教育、科技、人才、產業“四位一體”協同融合高質量發展。
句句囑托 殷殷期盼
黨的十八大以來,習近平總書記多次到三亞考察南繁種業和深海科技並作出重要指示。
2013年4月,習近平總書記在海南考察南繁基地時提出,“南繁育製種基地是國家寶貴的農業科研平台,一定要建成集科研、生產、銷售、科技交流、成果轉化為一體化的服務全國的‘南繁矽穀’”。
2018年4月,習近平總書記在中科院深海所考察時要求,“南海是開展深海研發和試驗的最佳天然場所,一定要把這個優勢資源利用好,加強創新協作,加快打造深海研發基地,加快發展深海科技事業,推動我國海洋科技全麵發展”;在國家南繁科研育種基地考察時指出,“良種在促進糧食增產方麵具有十分關鍵的作用。要下決心把我國種業搞上去,抓緊培育具有自主知識產權的優良品種,從源頭上保障國家糧食安全。”
同月,在慶祝海南建省辦經濟特區30周年大會上,習近平總書記強調,“要加強國家南繁科研育種基地(海南)建設,打造國家熱帶農業科學中心,支持海南建設全球動植物種質資源引進中轉基地”“要發展海洋科技,加強深海科學技術研究,推進‘智慧海洋’建設,把海南打造成海洋強省”。
2022年4月10日,習近平總書記在海南考察時首站調研三亞崖州灣科技城,實地考察崖州灣種子實驗室和中國海洋大學三亞海洋研究院,並對實現種業科技和海洋科技高水平自立自強作出重要指示。
在崖州灣種子實驗室,習近平總書記指出,“中國人的飯碗要牢牢端在自己手中,就必須把種子牢牢攥在自己手裏。要圍繞保障糧食安全和重要農產品供給集中攻關,實現種業科技自立自強、種源自主可控,用中國種子保障中國糧食安全。要繼承和發揚老一輩農業科研工作者胸懷祖國、服務人民的優秀品質,拿出十年磨一劍的勁頭,勇攀農業科技高峰”“要建好這個實驗室,要久久為功”。
在中國海洋大學三亞海洋研究院,習近平總書記強調,“建設海洋強國是實現中華民族偉大複興的重大戰略任務。要推動海洋科技實現高水平自立自強,加強原創性、引領性科技攻關,把裝備製造牢牢抓在自己手裏,努力用我們自己的裝備開發油氣資源,提高能源自給率,保障國家能源安全”。
黨的十八大以來,習近平總書記先後多次到三亞考察南繁種業和深海科技並作出重要指示,飽含對海南建成“南繁矽穀”支撐“種業振興”、發展海洋科技建設“海洋強國”和“堅決守好祖國南大門”的殷切期望,賦予海南新使命,部署創新驅動發展新任務。
俯瞰三亞崖州灣科技城。 三亞傳媒融媒體記者 陳聰聰 攝
厚望如山 催人奮進
囑托,聲聲入耳;壯誌,念念於心。
圍繞深入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關於海南工作的係列重要講話和指示批示精神,以及黨中央賦予海南的“三區一中心”戰略定位,海南省委、省政府以壯士斷腕的決心擺脫“房地產依賴症”,加快構建開放型生態型創新型產業體係,堅持科技強省,係統落實創新型省份建設各項任務,強化科技創新驅動,充分發揮氣候溫度、海洋深度、地理緯度和綠色生態“三度一色”優勢,加強頂層設計、高位規劃引領,精準把握南繁、深海、航天三大科技城發展定位,努力探索以超前視野編好規劃,謀劃推動“陸、海、空”三大未來高新科技產業發展。
高標準規劃建設“陸海空”三大科技城,正是海南省認真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重要講話精神、推動經濟高質量發展的重要抓手,是加快實施創新驅動發展戰略、以超常規手段打贏科技創新翻身仗的具體舉措。自2018年以來,海南省委、省政府先後批複《三亞崖州灣科技城總體規劃(2018-2035)》,印發《關於支持三大科技城發展的措施》等一係列重要文件,全省上下牢記總書記囑托,堅決貫徹新發展理念,一以貫之抓落實、一任接著一任幹。
在習近平總書記的親切關懷、黨中央各部委的大力支持和省委、省政府的堅強領導下,三亞市委、市政府立足“打造南繁深海科創標杆”,堅持“科、教、產、城”融彙發展思路,貫徹“共建、共治、共享”理念,全力支持崖州灣科技城把握自貿港建設重大機遇,圍繞加快建設“南繁矽穀”和推動深海科技創新核心任務,堅決扛起服務“種業振興”、建設海洋強國、助力實現種業科技和海洋科技高水平自立自強的光榮使命,加快打造高能級種業科技、深海科技產業集聚高地,助力海南國家重大戰略服務保障區建設。
2022年,三亞市委、市政府印發《三亞打造自由貿易港科創高地規劃(2022-2035年)》,著力構建“一核引領、兩翼支撐、兩區協同、全球開放”的發展格局。其中,“一核引領”即以崖州灣科技城為核心,聚焦種業科技、深海科技、空天信息科技,集聚高水平科技創新主體資源,構築全球頂尖的科技創新能力體係,強化麵向全球的科技創新開放交流合作,形成具有國際競爭力的“陸海空”科技創新強核。
“南繁”“深海” 統籌布局
“陸海空”三大科技城中,南繁科技城和深海科技城同處三亞崖州灣區域,統稱“崖州灣科技城”,通過整體統籌布局,實現一體化建設管理,按“配套設施加快先行、產業項目同步跟進”的開發時序,不斷完善教育、衛生、文化、體育等公共服務配套資源,統籌做好路網建設、文物保護、公共岸線和口岸碼頭統一管理,以及與樂東、陵水南繁基地聯動發展等相關工作。
在整體規劃布局上,崖州灣科技城總體規劃麵積69.3平方公裏,重點開發的中片區控規麵積23.54平方公裏,構建城區五橫七縱骨架路網,G98環島高速下穿通過,貫通南繁種業和深海科技兩大空間板塊,實現陸、海兩大科技城在空間上的統籌布局和規劃融合。
其中,南繁種業板塊重點布局“一城、一基地、一穀”三個區域。南繁科技城規劃麵積4平方公裏,定位為國家南繁矽穀創新創業核心載體,圍繞種業創新、支撐保障、合作交流、貿易服務等功能,重點培育“一室八中心”。全球動植物種質資源引進中轉基地先行區(月亮島),規劃麵積0.5平方公裏,創新種質資源引進中轉一站式服務,加快建成安全有序、進出便利、利用高效、交易順暢的國際種質資源創新合作樞紐和檢驗檢測服務標杆。生物穀,規劃麵積11.5平方公裏,圍繞動植物種質資源保存、繁育及成果轉化,依托跨學科創新平台,打造種質研究、生命科學、高效農業等多產業集聚融合創新地和國際化特色合作示範區,賦能未來產業高質量發展。
深海科技板塊重點布局“一城、一港”。深海科技城規劃麵積12平方公裏,加快構建深海科學研究、裝備研發和應用平台,籌建國家海洋深海綜合試驗場,著力培育開放共享的國家深海科研試驗能力。延伸入海的南山港,圍繞建設走向深海的科考母港,提升南海資源開發和周邊海洋深潛科考服務保障能力,已建成國內首座公共科考碼頭,全力打造我國海洋戰略綜合服務保障基地。
春山可望 未來可期
崖州灣科技城是海南自貿港13個重點產業園區之一,2019年啟動建設以來,積極融入國家科技戰略,服務保障國家級、省部級科創平台高標準落地建設和高質量入軌運行,截至2023年年底,已彙聚省部級及以上科創平台29個,其中國家級平台4個,在全省高標準構建高能級科創平台體係中的地位日益凸顯;累計完成固定資產投資745.62億元,實現營業收入951.78億元、稅收收入73.56億元。
2023年,崖州灣科技城各項經濟指標實現較快增長,實現營業收入344.26億元,同比增長29.8%;稅收總額25.81億元,同比增長158.4%;新增注冊企業3286家,同比增長48.7%。同時,科技創新的社會效益十分顯著,預計2023年園區納統全社會研發(R&D)經費投入超25億元,較上年提高32%;新增授權專利894件,同比增長49%;有效發明專利總數累計878件,同比增長96%;完成技術合同認定登記319項,技術合同成交額7.6億元,同比分別增長258%和300%。
崖州灣科技城已成為我省集聚高水平科技創新主體資源、推動海南加快邁進創新型省份行列、塑造自貿港高質量發展新動能的主力軍,是促進“陸海”高水平科技成果本地轉化和產業化,加快形成多點支撐、多業並舉、多元發展現代化產業新格局的主引擎。
對三亞而言,崖州灣科技城就是三亞培育新質生產力的主陣地,是三亞高質量發展的希望所在、關鍵所在。
“黨的二十大報告指出,‘教育、科技、人才是全麵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的基礎性、戰略性支撐’。過去一個階段的建設發展讓我們充分認識到,科技先行、科研集聚是崖州灣科技城的立城之本,高水平教育、高層次人才是崖州灣科技城取得階段性成效的根基和底座,而接下來我們圍繞教育、科技、人才的持續投入,尤其需要產業支撐。”崖州灣科技城管理局相關負責人介紹,下一步,崖州灣科技城將進一步強化教育、科技、人才一體化統籌發展,突出“科技”標簽,推動產研互促、深化科教融彙;在“注重朝產業化方向發展”上邁出更大步伐,持續提升招商引資能力,積極推動已簽約產業項目投資投產、落地見效、轉化成果;支持引導科技領軍企業、鏈主型企業、高校科研院所牽頭組建產業聯盟和創新聯合體,加大產業集群和市場主體培育提升力度;持續增強創新創業服務保障能力,深化職住平衡高品質產城融合發展。以建設具有全國影響力的一流園區為目標,全力打造“產學研用金、才政介美雲”十要素聯動的創新創業生態,為服務國家重大戰略保障區建設和助力海南加快邁入創新型省份行列作出更多更大貢獻。
(三亞傳媒融媒體記者 馮晨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