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三亞十大民生實事項目發布引發熱烈反響
2024年三亞十大民生實事項目發布引發熱烈反響

剛剛閉幕的市八屆人大五次會議上票決產生了2024年三亞十大民生實事項目,引起三亞市民和相關職能部門的高度關注。大家表示,今年票決出的十大實事切合市民關注,細致入微,又提出了具體的量化指標,讓大家對更幸福的高品質生活充滿了期待。

市民在三亞農投菜籃子生鮮超市東岸店選購新鮮蔬菜。(資料圖片) 記者 李學仕 攝

勠力同心惠民生 

辦好實事暖民心

“2024年三亞十大民生實事項目,充分反映了廣大市民最關注、最迫切的利益訴求,承載著人民群眾對美好生活的向往。”吉陽區民政局局長劉藝表示,吉陽區民政局將深入踐行“民政為民、民政愛民”工作理念,聚焦群眾所需所盼,加強養老服務供給,新增社區老年人日間照料中心。從“一餐熱飯”入手,以新建或共建等方式,引入專業化運營機構,整合各方資源,大力推進長者食堂建設,積極構建老年人“15分鍾助餐服務圈”,滿足老年人多樣化、多層次養老服務需求。同時,因地製宜科學選址,新增精神障礙社區康複服務場所,為有康複需求且經過評估具備康複條件的精神障礙患者提供更加公平可及、係統連續的基本康複服務,助力實現“人人享有康複服務”的目標。以實際行動積極回應人民熱盼,共同分享改革成果,向社會交出一份溫暖厚實的民政答卷。

“社區老年人日間照料中心是一個暖民心、順民意的舉措。它不僅為老年人提供了安全舒適的場所,更重要的是為他們搭建了一個與同齡人交流、分享生活的平台。”三亞海鹿社工陳飛屹說,這種模式切實有效整合了社會資源,很大程度上減輕了家庭的負擔,讓老人在熟悉的環境中享受關愛與服務。同時,有些日間照料中心的駐點專業團隊,還會為老人提供各種服務,如餐飲、保健、娛樂等,使老人的日常生活得到了全麵的照顧,讓更多的老人享受到來自社會的溫暖和關懷。

“建設長者食堂,是提升老年人幸福感和獲得感的民生工程,是政府完善養老服務、展現責任擔當的重要舉措,對實現老有所養目標有著重大意義。三亞長者食堂建設的推進,會讓更多的老人暖在胃裏、甜在心裏。”現年65歲的候鳥老人董雲巧對記者說,三亞市政府此次的長者食堂助餐點示範項目是一個很好的民生實事項目。她同時希望新建的長者食堂,為了讓老人吃得健康,還應遵循醫養康結合的服務模式,讓登記在冊的長者進行專業體檢,有糖尿病、高血壓等疾病的老人,長者食堂應有針對性地提供健康餐。

緊抓“急難愁盼” 

民生保障再強化

“市八屆人大五次會議表決確定城市消防基礎提升工程項目為民生實事項目,非常到位。積極建設市政消火栓,對現有醫院、高層居住建築等人流密集場所進行火災隱患排查和消防設施升級改造,能大大提升應對相關突發險情的處置能力。”人大代表袁永東說,希望相關部門持續發力,繼續抓好城市消防基礎提升工程相關工作,切實提高群眾生活安全感和幸福感。

“這個民生實事項目,給我們滿滿的安全感。”市民王朝楊說,消防安全形勢持續穩定向好,三亞的未來才會更加美好。

“菜籃子”關係到每一位居民的日常生活,今年三亞持續推進各項“菜籃子”工程建設,今年政府對“菜籃子”保供穩價很關注,計劃新增20個新型社區零售網點,在部分“菜籃子”平價網點實施特價惠民行動等,確保居民“菜籃子”拎得更安全、更輕鬆、更舒心。

“買菜更方便、價格更優惠,這對我們老百姓來說是最大的實事。”市民胡建忠說,希望政府增加更多的平價蔬菜網點,打造更加整潔有序、便民暖民的文明菜市場,讓廣大群眾真正看到變化、得到實惠、感到滿意。

今年,加快推進普惠金融發展,三亞實施金融惠民工程,計劃發放50萬元(含)以下農民貸款4000筆共計4億元,對符合條件的農戶最高按10萬元貸款額度予以貸款貼息。多年來,農民小額貸款貼息在幫助農民創業增收中發揮了重要作用,成效非常明顯。“小額貸款這個政策讓我們很安心,我們不僅不需要任何抵押物,政府還將返還支付的利息,比跟親戚朋友借錢方便,真是一項非常實惠的政策。”育才生態區抱安村村民林荷產說,除了小額貸款,她還為家裏的3000棵橡膠上了保險,產業有了保障。她希望,政府在種養殖方麵多給農民一些金融支持,為農民提供發展經費的同時,給予保險方麵的保障,讓大家發展生產更有底氣,更有幹勁。

“市委、市政府始終高度重視民生工作,一以貫之地堅持重點關注民生的鮮明導向,展現了三亞積極推動民生發展、全力辦好人民滿意的民生工程的決心,這也讓我們教師對三亞教育的未來發展充滿了信心。”海南中學三亞學校初中教師高海慧表示,自己將立足工作實際,進一步堅定理想信念、強化使命擔當、提升綜合素養,做好學生思想和行動的“引路人”,努力培養“聽黨話、跟黨走”的社會主義建設者和接班人。

“這是很好的惠民措施,確實能為家長解決後顧之憂。加上誌願者服務隊伍的參與,也將給孩子們帶來更為豐富的假期體驗。”育才生態區教科衛健局工作人員吳宏健認為,與保姆和校外機構相比,公益托管服務項目更安全、經濟,對於普通工薪階層是個福利。“這個項目入選2024年市級十大民生實事項目,充分體現了三亞市委、市政府對民生的關注,寫好民生答卷的決心。”

多謀民生之利

基層醫療再提升

去年,三亞將“基層醫療服務能力‘五個一’提升”納入了市委、市政府十項為民辦實事事項之一,助力提升基層醫療服務能力,方便患者在“家門口”就能康複理療、緩解病痛。

今年,三亞將“基層慢病康複理療站建設項目”列入三亞十大民生實事項目,為提升基層醫療能力水平,計劃在海棠區南田醫院、崖州區保港衛生院、天涯區高峰醫院和河西社區衛生服務中心等地各建設1個服務麵積不小於50平方米的慢病康複理療站,並配備1整套康複理療設備。預計每個基層慢病康複理療站完成1000人次以上的服務規模。

“要壓實責任分工,強化監督檢查和管理,確保各項便民惠民服務舉措在基層落實見效,切實解決群眾看病就醫問題,不斷增強人民群眾就醫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三亞市衛生健康委員會相關負責人表示,將結合基層醫療服務能力“五個一”提升項目的先行經驗,根據基層醫療機構布點情況,綜合評估轄區服務人口、服務需求、推廣慢性病康複理療站的可行性等因素,在各轄區內遴選出適合開展相關工作的基層醫療衛生機構,全麵加強服務供給,讓便民、優質的康複服務真正走到群眾的身邊。

原標題:

2024年三亞十大民生實事項目發布引發熱烈反響

增進民生福祉 厚植幸福根基

(三亞傳媒融媒體記者 馮晨陽 劉盈盈 黃世烽 劉琪成 張慧臏 林林 盧智子 胡擁軍)

責任編輯:王雪杉 賴丹丹

三 亞 傳 媒 影 視

集 團 媒 體 矩 陣

客戶端
三亞日報微信
三亞廣播電視台微信
三亞日報微博
三亞廣播電視台微博
新聞推薦
2024-01-11 06:54
來源:三亞新聞網
2024-01-10 07:09
來源:三亞新聞網
2024-01-09 19:39
來源:三亞新聞網
2024-01-09 07:41
來源:三亞新聞網
2024-01-09 07:48
來源:三亞新聞網
2024-01-08 07:53
來源:三亞新聞網
2024-01-08 07:50
來源:三亞新聞網
2024年三亞十大民生實事項目發布引發熱烈反響
來源:三亞新聞網
2024-01-13 07:12:15

剛剛閉幕的市八屆人大五次會議上票決產生了2024年三亞十大民生實事項目,引起三亞市民和相關職能部門的高度關注。大家表示,今年票決出的十大實事切合市民關注,細致入微,又提出了具體的量化指標,讓大家對更幸福的高品質生活充滿了期待。

市民在三亞農投菜籃子生鮮超市東岸店選購新鮮蔬菜。(資料圖片) 記者 李學仕 攝

勠力同心惠民生 

辦好實事暖民心

“2024年三亞十大民生實事項目,充分反映了廣大市民最關注、最迫切的利益訴求,承載著人民群眾對美好生活的向往。”吉陽區民政局局長劉藝表示,吉陽區民政局將深入踐行“民政為民、民政愛民”工作理念,聚焦群眾所需所盼,加強養老服務供給,新增社區老年人日間照料中心。從“一餐熱飯”入手,以新建或共建等方式,引入專業化運營機構,整合各方資源,大力推進長者食堂建設,積極構建老年人“15分鍾助餐服務圈”,滿足老年人多樣化、多層次養老服務需求。同時,因地製宜科學選址,新增精神障礙社區康複服務場所,為有康複需求且經過評估具備康複條件的精神障礙患者提供更加公平可及、係統連續的基本康複服務,助力實現“人人享有康複服務”的目標。以實際行動積極回應人民熱盼,共同分享改革成果,向社會交出一份溫暖厚實的民政答卷。

“社區老年人日間照料中心是一個暖民心、順民意的舉措。它不僅為老年人提供了安全舒適的場所,更重要的是為他們搭建了一個與同齡人交流、分享生活的平台。”三亞海鹿社工陳飛屹說,這種模式切實有效整合了社會資源,很大程度上減輕了家庭的負擔,讓老人在熟悉的環境中享受關愛與服務。同時,有些日間照料中心的駐點專業團隊,還會為老人提供各種服務,如餐飲、保健、娛樂等,使老人的日常生活得到了全麵的照顧,讓更多的老人享受到來自社會的溫暖和關懷。

“建設長者食堂,是提升老年人幸福感和獲得感的民生工程,是政府完善養老服務、展現責任擔當的重要舉措,對實現老有所養目標有著重大意義。三亞長者食堂建設的推進,會讓更多的老人暖在胃裏、甜在心裏。”現年65歲的候鳥老人董雲巧對記者說,三亞市政府此次的長者食堂助餐點示範項目是一個很好的民生實事項目。她同時希望新建的長者食堂,為了讓老人吃得健康,還應遵循醫養康結合的服務模式,讓登記在冊的長者進行專業體檢,有糖尿病、高血壓等疾病的老人,長者食堂應有針對性地提供健康餐。

緊抓“急難愁盼” 

民生保障再強化

“市八屆人大五次會議表決確定城市消防基礎提升工程項目為民生實事項目,非常到位。積極建設市政消火栓,對現有醫院、高層居住建築等人流密集場所進行火災隱患排查和消防設施升級改造,能大大提升應對相關突發險情的處置能力。”人大代表袁永東說,希望相關部門持續發力,繼續抓好城市消防基礎提升工程相關工作,切實提高群眾生活安全感和幸福感。

“這個民生實事項目,給我們滿滿的安全感。”市民王朝楊說,消防安全形勢持續穩定向好,三亞的未來才會更加美好。

“菜籃子”關係到每一位居民的日常生活,今年三亞持續推進各項“菜籃子”工程建設,今年政府對“菜籃子”保供穩價很關注,計劃新增20個新型社區零售網點,在部分“菜籃子”平價網點實施特價惠民行動等,確保居民“菜籃子”拎得更安全、更輕鬆、更舒心。

“買菜更方便、價格更優惠,這對我們老百姓來說是最大的實事。”市民胡建忠說,希望政府增加更多的平價蔬菜網點,打造更加整潔有序、便民暖民的文明菜市場,讓廣大群眾真正看到變化、得到實惠、感到滿意。

今年,加快推進普惠金融發展,三亞實施金融惠民工程,計劃發放50萬元(含)以下農民貸款4000筆共計4億元,對符合條件的農戶最高按10萬元貸款額度予以貸款貼息。多年來,農民小額貸款貼息在幫助農民創業增收中發揮了重要作用,成效非常明顯。“小額貸款這個政策讓我們很安心,我們不僅不需要任何抵押物,政府還將返還支付的利息,比跟親戚朋友借錢方便,真是一項非常實惠的政策。”育才生態區抱安村村民林荷產說,除了小額貸款,她還為家裏的3000棵橡膠上了保險,產業有了保障。她希望,政府在種養殖方麵多給農民一些金融支持,為農民提供發展經費的同時,給予保險方麵的保障,讓大家發展生產更有底氣,更有幹勁。

“市委、市政府始終高度重視民生工作,一以貫之地堅持重點關注民生的鮮明導向,展現了三亞積極推動民生發展、全力辦好人民滿意的民生工程的決心,這也讓我們教師對三亞教育的未來發展充滿了信心。”海南中學三亞學校初中教師高海慧表示,自己將立足工作實際,進一步堅定理想信念、強化使命擔當、提升綜合素養,做好學生思想和行動的“引路人”,努力培養“聽黨話、跟黨走”的社會主義建設者和接班人。

“這是很好的惠民措施,確實能為家長解決後顧之憂。加上誌願者服務隊伍的參與,也將給孩子們帶來更為豐富的假期體驗。”育才生態區教科衛健局工作人員吳宏健認為,與保姆和校外機構相比,公益托管服務項目更安全、經濟,對於普通工薪階層是個福利。“這個項目入選2024年市級十大民生實事項目,充分體現了三亞市委、市政府對民生的關注,寫好民生答卷的決心。”

多謀民生之利

基層醫療再提升

去年,三亞將“基層醫療服務能力‘五個一’提升”納入了市委、市政府十項為民辦實事事項之一,助力提升基層醫療服務能力,方便患者在“家門口”就能康複理療、緩解病痛。

今年,三亞將“基層慢病康複理療站建設項目”列入三亞十大民生實事項目,為提升基層醫療能力水平,計劃在海棠區南田醫院、崖州區保港衛生院、天涯區高峰醫院和河西社區衛生服務中心等地各建設1個服務麵積不小於50平方米的慢病康複理療站,並配備1整套康複理療設備。預計每個基層慢病康複理療站完成1000人次以上的服務規模。

“要壓實責任分工,強化監督檢查和管理,確保各項便民惠民服務舉措在基層落實見效,切實解決群眾看病就醫問題,不斷增強人民群眾就醫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三亞市衛生健康委員會相關負責人表示,將結合基層醫療服務能力“五個一”提升項目的先行經驗,根據基層醫療機構布點情況,綜合評估轄區服務人口、服務需求、推廣慢性病康複理療站的可行性等因素,在各轄區內遴選出適合開展相關工作的基層醫療衛生機構,全麵加強服務供給,讓便民、優質的康複服務真正走到群眾的身邊。

原標題:

2024年三亞十大民生實事項目發布引發熱烈反響

增進民生福祉 厚植幸福根基

(三亞傳媒融媒體記者 馮晨陽 劉盈盈 黃世烽 劉琪成 張慧臏 林林 盧智子 胡擁軍)

責任編輯:王雪杉 賴丹丹
下載大三亞APP
了解更多三亞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