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海南人”高德華的挑戰人生
“新海南人”高德華的挑戰人生

■編者按:

法國是同中國進行人文交流多、合作密切的國家之一,長久以來相互吸引、相互關注、相互理解,文化交往和友誼源遠流長。今年是中法建交60周年,同時是2024中法文化旅遊年。本報今起開設“中法建交60周年·法國人在三亞”欄目,講述法國人在三亞的故事,敬請讀者關注。

高德華與遊艇合影。

見到高德華的時候,重啟人生“第二賽道”的他正忙著擺弄Geepsy 's Hub三亞藝術社交中心裏的藝術品,很快,它們將被送到國藥中服免稅三亞店三樓“碰撞 中法六十周年友誼畫展”上展覽,3月2日—4月30日舉辦的展覽,將在藝術文化方麵助力海南自貿港建設,提升三亞城市藝術形象和品位。

從“在世界行走”到“紮根三亞”

走進三亞藝術社交中心,首先映入眼簾的是一艘大型遊艇船模,它無時無刻不在告訴來者,這裏的主人與海有著不解之緣。

出生於法國東北部城市南錫的高德華,叔叔是法國一家船模協會的會長。受到叔叔的影響,高德華自小就喜歡製作船模、喜歡和船有關的事物。

高中畢業後,17歲的高德華成為一名海軍。退伍後,為了拓寬視野、增長見識,23歲的高德華決定當海員在世界行走環球遊曆。他先後去過50多個國家,曾在太平洋、大西洋、加勒比海等海域航行,積累了豐富的航行、遊艇和港口建設運營方麵的經驗。

2010年,因為朋友在中國台灣開了一家造船公司,高德華便決定來到中國工作,開始與中國結緣,至此,命運的齒輪開始在東方轉動。

高德華開始時覺得自己和很多人一樣,隻是中國的一個匆匆過客,直到他接過海南拋出的“橄欖枝”,人生軌跡出現變化,把這位曾經將在世界行走當成生活主旋律的“海員”留在三亞並紮下根來,成為一名“新海南人”。

在這裏,他一呆就是14年,這些年裏,待在三亞的時間遠遠多於待在法國的時間。在這裏,他不僅開創嶄新、輝煌事業,也在不經意間,成為海南和三亞發展巨變的參與者與見證者。

高德華全神貫注地繪畫。

從“一片荒灘”到“白金五金錨”

“當時三亞要建設一個國際性碼頭,我就被邀請過來了。”2010年,海南計劃將遊艇產業發展成為特色支柱產業,準備在三亞建設國際性碼頭。在遊艇和港口建設運營方麵有豐富經驗、能講一口流利中文的高德華,受邀擔任三亞半山半島帆船港港口總監。

當時碼頭選址的地方隻是一個小漁村,周圍除了一些漁船,幾乎是一片荒灘。高德華得知這些情況後心裏有些動搖,擺在他麵前的不僅是一片“空白”,更是一個巨大的挑戰,這也意味著工作和生活都要重新開始。

在連續三次考察後,高德華看到了三亞潛藏著巨大的發展潛力和商機,生活中喜歡冒險和挑戰的他決定接受這次“不可能的任務”。2010年8月,高德華背上行囊來到三亞這個陌生的城市,開啟新的人生旅程。

帆船港建造初期困難重重,最大的問題是沒有材料和合格的員工。很多興建碼頭的建材在三亞找不到,就去廣州采購,如果還是買不到,高德華就帶著工人在工地上自己設計生產;沒有合格的員工,他就自己培訓,他花了一年多時間,不僅創建了一整套碼頭建造標準和管理運營製度,還辦起培訓班,打造符合要求的專業人才隊伍。

最終,在高德華的帶領下,團隊僅用兩年時間就打造出符合國際賽事標準的碼頭。2018年,三亞半山半島帆船港遊艇會碼頭從全球近20萬個遊艇碼頭中脫穎而出,碼頭的設備和基礎設施通過了國際碼頭評級上最為嚴苛的審核評估,成為全球第二家、亞洲首家“白金五金錨”遊艇碼頭。

從“船舶甲板”到進“藝術賽道”

2019年9月,高德華榮獲國務院頒發的中國政府友誼獎,以表彰他為推動三亞現代化建設和中外交流作出的傑出貢獻。2020年初,他又獲得外國人永久居留身份證,成為三亞第一位因海南自貿港人才政策獲得永久居留身份的外籍人員。在世界行走、為三亞停留的他成為一名“新海南人”。

“拿到外國人永久居留身份證,給我的工作和生活帶來很多便利,我作為一名‘新海南人’,心裏感覺非常踏實。”高德華說,隨著海南自貿港政策的出台,更多外國人才希望能夠拿到永久居留身份證,在海南自貿港建設中發揮作用。

當年的小漁村已成為國際帆船港,小碼頭華麗轉身變為國際遊艇中心。作為參與者與見證者,高德華堅信,海南自貿港正在迅速發展,將帶給三亞更多的發展機遇,現在的三亞早已不是10年前的三亞,未來的三亞肯定發展更快、會越來越漂亮,10年後的三亞肯定會給世人更多的震撼。

現在三亞半山半島帆船港擔任顧問、進入半退休狀態的高德華,在三亞重啟人生“第二賽道”——繪畫,這個從10歲時便開始學習、在半山半島帆船港因工作繁忙暫時放下的愛好被他重新拾起,開始轉變“賽道”。

在高德華的繪畫作品中,許多與船和海有關,有時大海洶湧澎湃,有時平靜如鏡……

“藝術是使人與社會交流的無聲語言,也是內觀的、放鬆的個人體驗。我喜歡在禪宗的狀態下探索虛無的境界。對我來說,繪畫是一扇通往無限想象世界的門,它有著不確定的形狀、顏色、形式或規則。我隻是跟隨著內心的能量,讓自然的力量帶給我新的體驗。”高德華說。

談起朝藝術方向發展的初衷,高德華毫不避諱,“我是一個喜歡冒險的人,我需要一個新挑戰。”高德華認為,隨著海南自貿港建設,藝術品交易、收藏方麵潛力巨大,這是一個很大的市場,在藝術方向發展非常有意義。

未來,高德華計劃建立一個中外藝術交流平台,在藝術文化方麵助力海南自貿港建設,進而提升三亞藝術品位。通過推動繪畫和攝影藝術的發展,讓中法文化交流更上一層樓。在給海南本土人民以及遊客更多當代藝術熏陶的同時,讓更多人知道、了解三亞新興當代藝術家。

(記者 蔡炳先 張慧臏 攝影報道)

責任編輯:王雪杉、趙世曦

三 亞 傳 媒 影 視

集 團 媒 體 矩 陣

客戶端
三亞日報微信
三亞廣播電視台微信
三亞日報微博
三亞廣播電視台微博
新聞推薦
2024-02-07 13:09
來源:中央軍委國防動員部、中央廣播電視總台
2024-02-27 06:09
來源:三亞新聞網
2024-02-21 11:55
來源:央視網
2024-02-26 06:27
來源:三亞新聞網
2024-02-26 06:25
來源:三亞新聞網
2024-02-26 06:14
來源:三亞新聞網
2024-02-25 06:17
來源:三亞新聞網
“新海南人”高德華的挑戰人生
來源:三亞新聞網
2024-03-01 06:49:39

■編者按:

法國是同中國進行人文交流多、合作密切的國家之一,長久以來相互吸引、相互關注、相互理解,文化交往和友誼源遠流長。今年是中法建交60周年,同時是2024中法文化旅遊年。本報今起開設“中法建交60周年·法國人在三亞”欄目,講述法國人在三亞的故事,敬請讀者關注。

高德華與遊艇合影。

見到高德華的時候,重啟人生“第二賽道”的他正忙著擺弄Geepsy 's Hub三亞藝術社交中心裏的藝術品,很快,它們將被送到國藥中服免稅三亞店三樓“碰撞 中法六十周年友誼畫展”上展覽,3月2日—4月30日舉辦的展覽,將在藝術文化方麵助力海南自貿港建設,提升三亞城市藝術形象和品位。

從“在世界行走”到“紮根三亞”

走進三亞藝術社交中心,首先映入眼簾的是一艘大型遊艇船模,它無時無刻不在告訴來者,這裏的主人與海有著不解之緣。

出生於法國東北部城市南錫的高德華,叔叔是法國一家船模協會的會長。受到叔叔的影響,高德華自小就喜歡製作船模、喜歡和船有關的事物。

高中畢業後,17歲的高德華成為一名海軍。退伍後,為了拓寬視野、增長見識,23歲的高德華決定當海員在世界行走環球遊曆。他先後去過50多個國家,曾在太平洋、大西洋、加勒比海等海域航行,積累了豐富的航行、遊艇和港口建設運營方麵的經驗。

2010年,因為朋友在中國台灣開了一家造船公司,高德華便決定來到中國工作,開始與中國結緣,至此,命運的齒輪開始在東方轉動。

高德華開始時覺得自己和很多人一樣,隻是中國的一個匆匆過客,直到他接過海南拋出的“橄欖枝”,人生軌跡出現變化,把這位曾經將在世界行走當成生活主旋律的“海員”留在三亞並紮下根來,成為一名“新海南人”。

在這裏,他一呆就是14年,這些年裏,待在三亞的時間遠遠多於待在法國的時間。在這裏,他不僅開創嶄新、輝煌事業,也在不經意間,成為海南和三亞發展巨變的參與者與見證者。

高德華全神貫注地繪畫。

從“一片荒灘”到“白金五金錨”

“當時三亞要建設一個國際性碼頭,我就被邀請過來了。”2010年,海南計劃將遊艇產業發展成為特色支柱產業,準備在三亞建設國際性碼頭。在遊艇和港口建設運營方麵有豐富經驗、能講一口流利中文的高德華,受邀擔任三亞半山半島帆船港港口總監。

當時碼頭選址的地方隻是一個小漁村,周圍除了一些漁船,幾乎是一片荒灘。高德華得知這些情況後心裏有些動搖,擺在他麵前的不僅是一片“空白”,更是一個巨大的挑戰,這也意味著工作和生活都要重新開始。

在連續三次考察後,高德華看到了三亞潛藏著巨大的發展潛力和商機,生活中喜歡冒險和挑戰的他決定接受這次“不可能的任務”。2010年8月,高德華背上行囊來到三亞這個陌生的城市,開啟新的人生旅程。

帆船港建造初期困難重重,最大的問題是沒有材料和合格的員工。很多興建碼頭的建材在三亞找不到,就去廣州采購,如果還是買不到,高德華就帶著工人在工地上自己設計生產;沒有合格的員工,他就自己培訓,他花了一年多時間,不僅創建了一整套碼頭建造標準和管理運營製度,還辦起培訓班,打造符合要求的專業人才隊伍。

最終,在高德華的帶領下,團隊僅用兩年時間就打造出符合國際賽事標準的碼頭。2018年,三亞半山半島帆船港遊艇會碼頭從全球近20萬個遊艇碼頭中脫穎而出,碼頭的設備和基礎設施通過了國際碼頭評級上最為嚴苛的審核評估,成為全球第二家、亞洲首家“白金五金錨”遊艇碼頭。

從“船舶甲板”到進“藝術賽道”

2019年9月,高德華榮獲國務院頒發的中國政府友誼獎,以表彰他為推動三亞現代化建設和中外交流作出的傑出貢獻。2020年初,他又獲得外國人永久居留身份證,成為三亞第一位因海南自貿港人才政策獲得永久居留身份的外籍人員。在世界行走、為三亞停留的他成為一名“新海南人”。

“拿到外國人永久居留身份證,給我的工作和生活帶來很多便利,我作為一名‘新海南人’,心裏感覺非常踏實。”高德華說,隨著海南自貿港政策的出台,更多外國人才希望能夠拿到永久居留身份證,在海南自貿港建設中發揮作用。

當年的小漁村已成為國際帆船港,小碼頭華麗轉身變為國際遊艇中心。作為參與者與見證者,高德華堅信,海南自貿港正在迅速發展,將帶給三亞更多的發展機遇,現在的三亞早已不是10年前的三亞,未來的三亞肯定發展更快、會越來越漂亮,10年後的三亞肯定會給世人更多的震撼。

現在三亞半山半島帆船港擔任顧問、進入半退休狀態的高德華,在三亞重啟人生“第二賽道”——繪畫,這個從10歲時便開始學習、在半山半島帆船港因工作繁忙暫時放下的愛好被他重新拾起,開始轉變“賽道”。

在高德華的繪畫作品中,許多與船和海有關,有時大海洶湧澎湃,有時平靜如鏡……

“藝術是使人與社會交流的無聲語言,也是內觀的、放鬆的個人體驗。我喜歡在禪宗的狀態下探索虛無的境界。對我來說,繪畫是一扇通往無限想象世界的門,它有著不確定的形狀、顏色、形式或規則。我隻是跟隨著內心的能量,讓自然的力量帶給我新的體驗。”高德華說。

談起朝藝術方向發展的初衷,高德華毫不避諱,“我是一個喜歡冒險的人,我需要一個新挑戰。”高德華認為,隨著海南自貿港建設,藝術品交易、收藏方麵潛力巨大,這是一個很大的市場,在藝術方向發展非常有意義。

未來,高德華計劃建立一個中外藝術交流平台,在藝術文化方麵助力海南自貿港建設,進而提升三亞藝術品位。通過推動繪畫和攝影藝術的發展,讓中法文化交流更上一層樓。在給海南本土人民以及遊客更多當代藝術熏陶的同時,讓更多人知道、了解三亞新興當代藝術家。

(記者 蔡炳先 張慧臏 攝影報道)

責任編輯:王雪杉、趙世曦
下載大三亞APP
了解更多三亞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