俗話說,種瓜得瓜,種豆得豆。種什麼,怎麼種,不僅關乎農民收成、百姓餐桌,更關乎國家種業振興大局。無疑,選擇優良品種、應用先進適用技術,對於加快三亞農業科技成果轉化,做優做強熱帶特色高效農業意義重大。
近日,在三亞崖州灣科技城梧桐院會議中心,一個新品種、新技術成果展示集市熱鬧非凡:來往的與會人員在展位前津津有味地參觀科研院校、企業展示的最新科研成果、科技產品,感歎科技創新帶給農業的新變化。
科研人員向群眾展示新產品。
椰子、油棕、檳榔……在一個展位前,中國熱科院椰子研究所展示的熱帶作物新品種引來群眾圍觀,該所產業發展部工作人員張鋒向大家詳細介紹眼前的這些新品種。
“這是我們自主選育的文椰2號、3號及4號等矮種椰子新品種,具有植株矮、結果早、產量高、椰水甜、品相好等鮮明的特點,已在文昌、瓊海、萬寧等多個市縣大力推廣。”張鋒說,傳統品種的海南椰子一棵樹一年能產約60個果子,這些新品種一棵樹能產約120個果子,相比本地椰子地頭收購價1.5-2元一個,新品種椰子收購價格約5-6元一個,有助於為農民增加收入。
張鋒介紹,當前海南種植的椰子樹種類仍然以高種椰子為主,新種、良種覆蓋率低。雖然種植麵積較大,但傳統高種椰子生育期過長,是阻礙海南椰子大規模商品化的主要原因,新品種椰子的培育將有望為傳統農業注入新能量。
“再看這個檳榔,也是我們培育的新品種!”張鋒一邊說一邊捧起桌上的檳榔生果向大家展示:“我們新品種的檳榔能實現3年開花4年結果,6年左右進入豐產期,每棵樹每年大概能結20斤左右的果,按照一畝地標準化種植110棵,一年能為種植戶帶來3萬元以上的收入。”
“這次來主要推廣我們的新品種、新技術。”張鋒說,這是高產矮種的椰子新品種,這些新品種在海南很受歡迎,目前培育的種苗供不應求。這些新品種也十分適合在三亞種植,目前已和三亞相關部門對接,希望在三亞推廣種植。
在一側的展位上,一排排“試管苗”擺在桌子上,透過試管可以發現,裏麵是一株株顏色青翠、嬌小可愛的橡膠樹苗。
“這是橡膠樹組培苗,又叫自根幼態無性係或體胚苗,是橡膠樹第三代種植材料。”這小小的“試管橡膠苗”如何變成橡膠林?麵對圍觀群眾的疑問,中國熱科院產業發展部主任譚昕熱情地為大家“解惑”。
生長旺盛的橡膠樹苗。
譚昕說,以往培育種苗使用的是芽接苗或者實生苗,而“試管橡膠苗”新產品以優良母本的花藥為起始材料,應用該所獨立研發的組織培養技術培育出種苗。來自橡膠花藥體細胞的完整植株,相比傳統的橡膠樹苗、橡膠樹組培苗具有完整繼承母株特性、生長速度快、抗性優良等優點,相較於橡膠樹芽接苗,能增產10%到30%。
據悉,橡膠樹組培苗目前已經在海南、廣東推廣種植了幾萬畝,在海南和廣東的試驗區,橡膠樹組培苗實現了提前一年開割獲得經濟收益,增產20%至30%,增收200-300元/畝,可持續20-30年。
椰子樹、橡膠樹、檳榔樹是海南最具代表性的熱帶特色經濟作物,被稱為“三棵樹”產業,對於海南經濟發展、鄉村振興及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成果等方麵都具有重要意義。目前,三亞積極探索如何利用海南自貿港政策優勢做大、做強、做出品牌,書寫獨特優勢的熱帶特色高效作物“文章”。
原標題:
試管橡膠樹苗、高產矮種椰子……熱帶作物新品種展示受歡迎
科技創新為農業發展注入動能
(三亞傳媒融媒體記者 張慧臏 攝影報道)